Saturday, January 17, 2015

B型肝炎病毒 (Hepatitis B Virus)

在台灣地區,最常見導致肝功能異常的原因就是病毒性肝炎。在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早期或是慢性肝炎的急性惡化期,罹患者常感到倦怠、食慾不振、腹脹,此時不宜過度進食,應採取少食多餐的飲食規範,每日可進餐四至五次,而每次食量不宜過多,不僅不會增加肝臟負擔,也可以避免「低血糖」的發生。適當休息是很重要的,過度勞累必然會加重肝臟缺血的狀況,一旦肝細胞得不到足夠血液的供應就會衍生壞死,而工作活動量以及運動量以不感覺疲勞為原則。

部分慢性肝炎可能會轉為肝硬化,最後變成肝癌。值得注意的是,B型肝炎帶原者得到肝癌的機會,是非帶原者的一百五十倍以上,B型肝炎帶原者應定期接受B型肝炎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吳肇卿醫師及吳俊穎醫師等人(2014)之研究結果再度顯示,B型肝炎帶原者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,約可降低63%肝癌發生率研究顯示,35-59歲的B型肝炎帶原和慢性肝炎者若每6個月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,就能降低37%的肝癌死亡率。

飲食營養的治療更是治療肝疾病的基本要件,其目的不僅是為了減輕肝臟的負擔,並給與充分營養以保護其他健康的肝臟,並進一步促使肝臟細胞功能的恢復。
基本上,許多藥物都必需要在肝臟中進行新陳代謝的工作。因此,肝疾病罹患者應謹慎用藥,而以少用藥或藥量不宜過多為原則,以免加重肝臟工作的負擔,更使病情加重。

採用高蛋白飲食治療肝炎時,要保持各種「氨基酸」的適當比例,以免產生過多蛋白質的代謝廢物如「血清氨」,而增加肝腎再次的負擔。選擇富含支鏈的必需氨基酸食物如魚蝦、鴨雞、牛奶、 黃豆、玉米等;少吃帶皮雞肉、豬肉、牛肉、羊肉等含芳香族氨基酸較多的食物。

肝炎罹患者應供給充足的碳水化物,因碳水化物本身有節約蛋白質代謝的作用,能促進肝臟對氨基酸的利用。罹患肝炎時,肝醣合成必然減少,肝糖儲存能力也會下降,因此需要攝取額外的碳水化物來以補充「肝醣」;而「肝醣」本身有保護肝臟、加強肝臟解毒、增強肝臟對感染以及毒素抵抗力的作用,使肝功能能早點恢復,每日碳水化物攝取量約在300~400公克之間。


事實上,脂肪也不宜過分限制,每日脂肪供給量應以個人能夠耐受而不影響消化功能為主。每日脂肪供給量以不超過60公克,或佔每日總能量的四分之一為原則。肝炎罹患者血中亞油酸濃度下降,烹調植物油可供給必需脂肪酸;一旦發生嚴重「脂肪下瀉」時,可採用中鏈三酸甘油脂(如椰子油、棕櫚油)作為烹調油。

維他命能增強肝細胞對毒素的抵抗力,有保護肝臟的作用。基本上,維他命B群、維他命D、維他命E、維他命K、維他命C均儲存在肝臟內。肝炎時,這些維他命在體內儲備必然不足,並影響多種維他命的吸收與代謝,所以飲食中應多攝取額外的多種維他命食物,必要時也可服用適量維他命製劑。此外,禁菸酒、不吃發黴過期食物忌油煎炸物以及辛辣調味品如胡椒、、辣椒也是很重要的。